浸水營古西起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、越過中央山脈到達台東縣大武、早年原住民即利用這條山路往來於東西部。 ..

數百年來,歷經荷、日、民國各年代,荷蘭人、卑南族、排灣族、平埔族、漢人及日本人,使用這條「浸水營越嶺道」東西方向最便捷的越嶺道,從事山產交易、移民、販牛、爭戰、傳教、郵遞、巡視、健行、學術調查,以及軍事活動。該步道上史蹟斑斑,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,實在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及保存(詳見註一: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變遷)。「浸水營越嶺道」。因為潮溼多雨,所以才有「浸水」的稱呼,每年平均雨量只少於基隆的火燒寮,終年雲霧浸濡,在此駐軍稱為「浸水營」。

註: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變遷
卑南〈台東〉王控管的時代(1500~1885
400多年前,驍勇善戰與巫高超的卑南族,控制了台灣的東部與南部,當時其他原住民部族,阿美族、排灣族都臣服於卑南王。浸水營古道的前身,即卑南王巡視管轄地,以及其他部族向卑南王進貢的道路。

荷蘭入主時期(1624~1661)
荷蘭人在統治台灣的38年間,自印尼引進黃牛作為耕作、搬運之用,在東部放養的牛隻,因水草豐足而身強力健,排灣族人逐從東部帶牛隻走浸水營道路到西部販賣,荷蘭也利用此一道路深入台灣山區,成為重要的越嶺探險孔道。

明鄭時期(1661~1683)
鄭成功來台之後,主要工作放在平原開墾屯兵,對山區原住民敬而遠之,浸水營道路只有排灣族人利用,平靜無事。

清朝(1683~1895)
康熙44(1705)枋寮街日益富庶,排灣族與卑南族經常利用浸水營道路出入枋寮交易山產。嘉慶年間,民番交易日盛,水底寮興起,後山地區的卑南族、排灣族、阿美族與前山的排灣族,均利用浸水營道路往來,進行物產交易。
道光9(1829),西部平埔族利用浸水營道路遷居東部,咸豐10(1860)起,漢人也開始利用浸水營道路到東部墾居。光緒8(1882),提督周大發率屯兵,循浸水營道路開築三條崙、卑南路至越嶺點,續由提督張兆連率兵向東開路。光緒10(1884),三條崙、卑南路全線完工,沿線設石頭營、歸化門營、六儀社營、大樹前營、大樹林營、出水坡營、溪底營、巴塱衛營與卑南營。三條崙、卑南道開通後,除了繼續作為東西交易、向東移民、向西輸牛等用途外,長老教會的傳教士,也利用此路到東部傳教。光緒18(1892),巡撫邵友濂令胡傳到台東視察,也以乘坐四人大轎循此路到達台東。

日人領台時期(1895~1945
明治29(1896)至大正12(1923)期間,日軍及警方六次整修三條崙、卑南路,並改名為浸水營越嶺警備道。昭和10(1935),壽卡越嶺車道(南迴公路)完工通車,浸水營道路在官方用途上,重要性逐漸喪失,但民間及登山健行者,仍時常使用。

民國時期(1945~
光復後,浸水營道路成為軍事及訓練場所,民國57年,建軍用雷達於大樹林山頂,並將此山改名為大漢山,隨後拓寬道路,成為大漢林道,全長27公里。浸水營古道的西段已被大漢林道淹沒,東段部份則維持原樣,隨著歲月推移,古道漸被值林與蔓草佔據,時至今日,只有登山健行隊伍行走。2002年,林務局為推行國家步道系統規劃,選定浸水營古道為文化懷舊屬性的歷史步道,並完成沿線相關的人文史蹟調查,可以預期的是,這條充滿台灣本土歷史發展典故的古道,將再度躍上歷史的舞台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本文內容摘自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《國家步道系統導覽地圖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住民之友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